今年6月最熱的話題,除了高考和世界杯之外,無疑就是“618”電商大促了。與以往不同,在長達18天的“618”中,電商和快遞物流領域呈現出了未來發展的新趨勢。
戰績均創新高
19日凌晨剛過,京東宣布18天累計交易額達1592億元,同比增長33%。其中,超越去年同期1199億元交易額,京東共用16天14個小時。天貓方面稱,成交額超越去年“618”只用13天。蘇寧則表示,整體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21%。
來自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的信息顯示,受端午放假、促銷時間拉長等因素影響,全行業運行較為平穩,業務量有小幅上漲,個別企業增長明顯,遠超平時業務規模。
申通和百世均表示,業務量有明顯上漲。
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分別提出“新零售”和“無界零售”的背景下,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也相應地提出了“新物流”和“新一代物流”的概念。在一定程度上講,今年“618”也是“新物流”和“新一代物流”的首次正面對決,呈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特點。
分鐘級配送成常態
菜鳥方面介紹,此次618與往年最大的不同,是當日達和次日達已經成為基礎服務,而線上線下融合、即時物流配送大量涌現。“分鐘級配送”的門店發貨業務高峰單量較日常劇增600%。
京東物流618期間在部分城市開通了24小時“閃電送”,借助前置倉模式和消費預測等措施提供快至分鐘級的送貨體驗。蘇寧物流推出“冰淇淋指數”和“冰淇淋社區”服務,縮短配送時間,主要依托于蘇寧小店,將配送時效縮短為平均30分鐘。
黑科技大爆發
618期間,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的多款黑科技產品相繼亮相,賺足了眼球。
天貓將此次618作為物流新科技的練兵場。菜鳥在無錫的“未來園區”里首次應用了IoT整體解決方案,通過給各種物理設備裝上感應器,讓每個攝像頭在云端之外進行邊緣計算。
在智能倉庫內部,菜鳥投入了單倉超過500個AGV機器人的作業規模,刷新了此前在廣東惠陽單倉200個機器人的全國紀錄。
京東在華北上線了自動化冷鏈分揀中心,將產能提升至同等面積場地的2.5倍;外骨骼機器人、語音交互耳機等設備的投用,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和改善著一線員工的工作狀態。
德邦啟用了“AR量方”技術,快遞員使用手持設備,就可以實現自動測量和計算貨物的體積,并自動錄入系統,平均節省了近一半的時間。
為應對618包裹量的上漲,中通快遞在廣州、成都、武漢、鄭州、南昌等多個轉運中心上線了最新的雙層自動分揀系統,每小時能夠處理4到6萬件。
圓通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上均做了大量投入,如當前投入使用的全球集運網系統、雙層配送交叉帶分揀機、AGV項目、車載智能稱重系統、三段碼(電子面單)等等。
在末端環節,無人車、無人機等黑科技紛紛上陣。高儲量的快遞塔、刷臉自提柜、菜鳥小盒等神器,也在用科技刷新消費者的收包裹體驗。
全球化再邁一步
在今年618期間,京東獲得國際互聯網巨頭谷歌以5.5億美元的現金投資,這也意味著京東的國際化戰略全面起航。
劉強東在內部信中表示,京東已經確定了京東未來10年的國際化方向,即以物流打頭陣的供應鏈服務全球化,未來十年,將是京東物流主攻國際化的十年。
按照計劃,京東物流將搭建以中國制造通向全球,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雙通網絡,采取830樞紐布局,即國內八大物流樞紐加全球三十大核心供應鏈節點的全球化布局。通過設立海外倉、開通跨境專線、智慧化多式聯運等方式,實現體驗和效率的雙重優化,將縮短全球商品的“距離”,達到48小時中國與全球相通。
而在另一方,菜鳥也在大力布局全球網絡。618期間,菜鳥先后在香港和迪拜宣布啟動eHub(數字貿易中樞)的項目,其中與阿聯酋航空公司的合作,使得菜鳥新增了267架飛機的貨運能力。據了解,全球商品也在618期間涌進中國市場,菜鳥保稅商品的當日達和次日達的達成率,比平時還高出了6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