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駕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公司,首先要看公司的資質,公司的運營軟件,以及公司售后服務如何,麒麟科技小龍跟您說說最近的代駕行業。麒麟科技的小龍從眾多的代駕從業者了解到,現在代駕公司正在呼吁創建特定的行業協會,因為行業協會對于規范代駕行業至關重要,但目前在代駕行業內行業協會還是一個缺失。采訪中,代駕公司建議設立行業聯盟和代駕會,這不僅有利于規范市場,而且可以促使代駕行業的擴容。另外,代駕行業需要代駕方面的相關保險作為保障。
行業協會的缺失
在暢飲無憂汽車技師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靜眼里,“設立代駕行業的行業聯盟和代駕協會十分必要。如果有了行會組織,服務標準等問題將會得到比較好的解決,更重要的是有了相關協會的介入和引導,代駕行業的規模可能會慢慢變大,現階段國內的代駕市場容量尚需激活。”
據記者了解,目前日本和臺灣地區沒有代駕行業,但是韓國代駕行業發達,韓國有四大代駕協會。
柳靜說,“釜山一個晚上代駕的容量是4萬單,而首爾每晚則是20萬。韓國的消費習慣是有的人往往每天晚上趕23個飯局,而在中國每晚往往是一個飯局,很少出現在一個酒局結束后趕往另外一個酒局。”
“代駕市場要想得到長足發展,必須大力挖掘市場規模,在韓國,平均每個司機每天要跑1215單,由于代駕規模達到一定程度,代駕的需求分布在城市的每個角落,所以司機一般也沒有空跑的時間,基本上是拉完一個客人后,就近就可以馬上接下一個客人。”柳靜說。
北京四季平安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庭城認為,“代駕規模上去了,各方面效率就會很高,代駕企業也會成為人們羨慕的行業。”
代駕規模的擴容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大力倡導,但是國內成立代駕協會似乎遙遙無期。
本報記者了解到,現在在國內成立代駕協會還沒有日程表,因為至少需要30家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代駕公司才可能設立代駕協會,但是北京現階段總共只有100家左右的代駕公司,有規模的只有10家左右。
事實上,代駕協會不僅可以來倡導代駕行業,而且可以使代駕公司“名正言順”。
記者了解到,國內現階段代駕行業的注冊也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。張庭城表示,“我們不能以代駕公司的名分進行注冊,現階段往往以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名分進行注冊的,而國外從事代駕服務的企業都可以以代駕公司的名義來注冊,所以非常希望有一個監管部門。”
代駕險種的需求
令人慶幸的是,目前勸阻醉駕、鼓勵客人醉酒后尋找代駕服務方面已經有了進展。
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的北京市第一家勸阻酒駕協會已于7月18日成立。7月20日,該協會會長劉瑋告訴本報記者,“協會成立的目的是要求各餐飲業謹記勸阻酒駕協會‘酒前提醒、酒中勸阻、酒后報警’的承諾,把安全措施前置。”
北京某大酒樓阜成店總經理盧永輝告訴記者,“為了落實勸阻酒駕協會‘酒前提醒、酒中勸阻、酒后報警’的要求,我們店里駕駛技術最好的司機會將醉酒客人免費代駕到家,另外我們也可以幫助客人尋找專業的代駕公司,盡量做到酒店客人沒有酒后駕車現象。”
但是在柳靜眼里,這些倡導固然很好,仍需政府和媒體更大范圍和更持久地宣傳代駕對整個社會的益處。另外,目前保險理賠沒有“代駕險”這個險種,也需改進。
張庭城認為,“如果沒有代駕方面的相關保險,司機心里總是不踏實。相反,如果有相關的保險,司機心里會踏實不說,風險也可以控制。”
“一般我們和客戶簽訂協議,如果客戶的車沒有保險的話,我們是不接單的。至于代駕方面的相關保險,我們曾經和保險公司談過這些事情,但是由于保險公司覺得這個市場規模不大,所以至今還沒有出臺代駕險的跡象。”柳靜說。
其實,代駕方面的相關險種遲遲沒有推出,政府和保險公司也有難處。
本報記者聯系了多家保險公司,相關的負責人均表示,“現在還沒聽說過‘代駕險’這個險種,保險公司現在設立‘代駕險’的時機尚不成熟,關鍵是現有的代駕市場規模沒有上去。”
柳靜認為,代駕司機駕駛別人的車往往比較謹慎,所以代駕過程中的交通事故相對少,但是一旦發生則十分麻煩,所以為了代駕行業健康和持久的發展,在條件成熟時有必要設立“代駕險”這個險種。
“大家應該互相理解,如果現在貿然設立這種險種,肯定沒有太多人買這種險,即使是決定要設立‘代駕險’,也需要前期的專家調研和論證等一系列程序。”保險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