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有車一族多多少少都叫過代駕,如果經常叫代駕的人不難發現:即使代駕距離相同,但最后結算時的代駕費用往往都不一樣,這是為什么呢?
代駕行業是一個比較有前景的行業,目前中國的汽車保有量約有2億,而代駕司機的數量占比不超過汽車保有量的1%,這種前景在未來會體現出來。回到正題,代駕的資費的定價為什么有不同呢?
其一、城市規模不同
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代駕價格是最高的,而在縣鎮規模代駕的費用是很低的。也就是說,代駕費用與城市規模成正比。
這樣的費用設置是合理的,如果代駕的費用整體都非常低,首先會改變的是供求關系,本來代駕就很辛苦,再次降價將擠壓代駕行業的生存空間;其次出租車、網約車也會受到沖擊,現在很多人為了應對聚會,都是不開車的,那只能乘坐出租車或者網約車了。
其二、計費模式不同
代駕計費模式分為2種, 第一種是按距離收費,一般10公里以內是起步價格,超出10公里每5公里或10公里收費一次,按距離收費也是代駕的主流收費模式,這種模式不會因城市的擁堵產生過高的費用。
第二種是按照時間收費,這種收費來講起步費用要比按距離收費低一些,因為城市里遇到堵車或是紅綠燈,價格就會漲上來,這種計費模式不太常見,但也有個別公司采取這種計費模式。
這種模式的弊端是遇到交通順暢則代駕掙不到錢,遇到交通堵塞則乘客不愿支付高昂的費用。總體來講,叫代駕一般都在夜間,這個時候的交通一般都很順暢,所以第一種情況導致很多代駕公司不愿使用這種計費模式。
其三、價格由代駕公司自行設置
因為代駕行業并不是只有滴滴、e代駕,還有很多其他的代駕公司,全國約有大大小小數千個代駕公司,每家的價格肯定不能全部都相同。
一般來講,小規模的代駕公司的價格更有優勢,因為行業巨頭的用戶非常多,如果不靠價格占據一定的市場,很難存活下去。一方面是防止單個企業造成行業壟斷,二是在競爭中才能讓代駕的服務質量變得更高,才能讓行業向更高的水平發展。
一旦價格統一,代駕行業很大可能淪為巨頭的天下,因為小的代駕公司根本沒有資源與其抗爭。代駕行業在未來一定像快遞行業一樣,有幾家巨頭占領大部分市場,其余的代駕企業跟在后面喝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