懶人經濟持續發酵下,承包人們的所有零碎的生活需求,成為不少生活服務平臺的共同追求。送外賣、送鑰匙、送文件、送生猛海鮮,每一個不同的物種,都需要完全的服務標準,每物種細挖下來都別有洞天。
多方競逐,混戰依舊
隨著美團牽手海瀾,滴滴送起外賣,2018即時物流大戰已經爆發。盡管美團野心頗大,觸角頗多,但是大家眼中的美團還是那個送外賣的美團,其能否突破這一固化的消費印象仍需要時間。
而阿里在物流領域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,并提出了新零售物流的理念。其盒馬鮮生憑借生鮮產品30分鐘達已經圈了不少粉,菜鳥網絡旗下的城市共同配送企業喵遞也已掩蓋不住。
盡管百度外賣最終嫁給了餓了么,但是之前與順豐的緋聞傳的沸沸揚揚,也一定程度上凸顯了順豐在同城即時配送領域的的焦灼。對于順豐進入同城物流市場,不少物流人曾表示,順豐要想做好同城即時配送市場必須要建立獨立的隊伍。順豐似乎也聽進了人們的建議,在2017年已經初步搭建完成全國范圍內第三方直營的即時物流配送網絡,組建100+人專項研發團隊,對順豐同城系統產品不斷的迭代升級,以對接不同的消費場景,通過和知名的快餐連鎖合作,可以實現96%的訂單在30分鐘內送達。
而同城即時配送領域的“元老”點我達、達達、UU跑腿、閃送,無論是因其業務還是資本等原因都已開始分化。閃送專注于同城專人直送的即時配送業務,更像是同城即時配送領域的“順豐”,要想拓展更多的業務模型和場景仍有不小壓力。主要專注于眾包即時配送以及生鮮O2O配送領域的新達達,則已成為京東無界零售的助手,其野心也難以自由蔓延。
配送服務進入分鐘級時代
當阿里用9年的時間,將“雙11”1億件包裹的配送時間為進化為“2.8”天,同城即時配送領域的配送時效已經進入到了分鐘級時代。菜鳥總裁萬霖表示,“過去,大家覺得物流市場上的211已經很快了,現在新零售下催生了一大批即時物流,都是小時級,分鐘級的送達......”
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零售業變革,其主要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會流通零售業運轉效率,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新物種,借助分布式算法和智能技術、把便利店和快遞點改造成前置倉,打通線上和線下等方式,使同城物流的即時配送實現了分鐘達。
但是從整個即時配送領域來看,2011年即時配送領域第一家企業“人人快送”便成立,2014年后在資本的助力下閃送、UU跑腿等行業黑馬殺出,快遞企業代表順豐成立專門團隊來開發即時物流領域,和主打30分鐘生鮮配送的盒馬鮮生開始發力,到2018年1月全國首個共享配送聯盟成立,即時配送企業歷經多年探索,在新零售變革不斷深化的大環境下,開始邁入比拼精細化運營的新時代。
誰能殺出重圍,一枝獨秀?
顯然即時配送領域仍然還沒有到“寡頭壟斷”的階段。各方群雄并起,從自身的優勢領域切入,但是目前,其業務仍然以外賣配送為主。數據顯示,外賣占據了即時配送行業70%的業務量。
數據顯示,2016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超過56億單,環比增長102.2%,預計在2019年即時物流的訂單量將為159.2億單,即時物流領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。
未來,隨著零售業變革的不斷深化,即時物流配送平臺必然會從同城、小件、外賣領域切入,逐步拓展到生鮮、商超配送領域,甚至更為廣泛的快遞末端領域。但是不同的商品要求的配送裝備和服務標準各不相同,增加了配送難度,誰先解決了這些配送難度,誰就更容易在混戰中占據領先地位。